您好,欢迎来到黄山市建筑业协会官方网站                      您好!今天是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学习园地
呼应行业企业关切 推动改革落到实处
发布时间:2018-05-17
    
信息来源:黄山建筑业协会
    
浏览量:2310
    
【字体:

呼应行业企业关切 推动改革落到实处 
——江苏建筑业发展调研座谈会侧记

宋 健 查炎平 任 旭

  2017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是时隔32年后,国务院专门为建筑业出台的“顶层设计”改革文件。该文件不仅明确了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同时也为行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路径。自文件发布后,各地纷纷出台扶持建筑业发展的相关文件,一时间,政府直接推动建筑业发展,开始在全国蔚然成风。
  而在2017年以前,开政府直接出面为建筑业“搭台唱戏”之先河的,当推以江苏省为代表的部分省市。作为最具改革意识的地区之一,江苏省一直将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富民产业打造,自2000年开始,江苏省政府每5年召开一次全省建筑业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建筑业发展情况,研判形势,确定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为江苏省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江苏省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入手,扶持建筑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民营建筑企业“集聚化发展”的特色优势。
  作为“建筑强省”,多年来,江苏建筑业发展主要指标一直位居全国首位,其改革转型举措更是各地的“风向标”。2017年,江苏建筑业总产值27955.9亿元,再次领跑全国。
  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的大背景下,建筑业如何进一步改革转型、向高质量发展,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报赴江苏省开展调研,与“建筑强市”南通市等地企业代表座谈,听取企业对行业发展的看法和改革建议,希望能为各地政府部门扶持行业深化改革提供借鉴、为行业企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建筑业发展迎来“最好的时代”
  在座谈中,江苏建筑业同仁普遍认为,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当前,我国建筑业正走进新时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情高涨,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这为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政府“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各项改革政策密集出台。这是建筑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纪迅说,江苏省出台的建筑业扶持政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无论是在政府换届期间还是经济发展重心调整之时,都没有出现因噎废食的现象。2017年年底,江苏省政府针对改革形势,再次出台政策,印发《江苏省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动行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受到了行业企业的欢迎。
  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在新常态下,企业对税费负担、行政效率的“敏感性”越来越高,营商环境之于企业发展、市场活力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例如,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审批、贷款、建设和税费缴纳等,所牵涉到的时间、费用、程序等细节,是营商环境好坏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可以看到,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减政放权”力度越来越大,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越来越小。从世界银行近年来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来看,中国的排名一直在上升中,我国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经济发展质量最高的经济体之一。
  产业现代化进一步推进。为摆脱粗放型发展瓶颈,从2014年开始,向工业化方向转型开始成为建筑业改革的重点。如今,绿色建筑、钢结构建筑、被动式建筑等以新技术为依托的高品质建筑产品持续涌现,建筑业向产业化方向转型有了更有力的抓手。在《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国家提出了打造“中国建造”品牌的倡议,可以说,国家对建筑业向工业化方向转型饱含期待、充满信心。
  市场国际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显现。在“一带一路”建设快速推进之下,建筑业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当前,建筑业内有实力的企业均已在海外市场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我国建筑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深度、广度都将进一步加大。
  企业代表认为,改革不断深化,建筑产业正经历新一轮变革,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优,必须把握大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一是一体化发展趋势。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国际通行做法,企业要发展,设计、采购、施工和管理一体化的能力必须加强。二是工业化发展趋势。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化施工、工地智慧化管理,是现代建筑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三是绿色发展趋势。绿色发展是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推广应用,将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四是规范化发展趋势。无论是安全管理还是质量管理,规范化发展都是第一位的。以诚信获取市场份额、以规范化提升发展品质,是企业转型成功的必经之路。
  建筑业改革转型任重道远
  江苏“建筑铁军”对行业繁荣发展的信心,来自于对自身百折不挠开拓精神的信心,更来自于对国家改革大势和行业转型趋势的深刻领会。在座谈中,代表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建筑业繁荣发展的图景十分美好,但在前进的路上,行业同仁仍需面对现实,正视当下存在的问题,寻求应对措施,为行业顺利转型做好准备。
  关于大局观。南通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建筑业是一门严肃的“政治经济学”,企业想持续发展,企业领导者的大局意识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经济新常态下,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企业掌舵者对“政治经济学”了解不够。简单来说,“政治”一方面是指企业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指与政府部门沟通的能力。“经济”,既表现在企业家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把握,也表现在对企业经营的深刻认识。企业要发展,将“政治”、“经济”融会贯通,是必要条件。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了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外部条件的变化,只是发展中的一个变量,最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
  关于扶持政策。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说,为推动建筑业发展,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对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细则,企业往往享受不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代表以保证金为例说,2017年,国家出台文件,将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上限由5%降至3%,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很多地方5%的比例并没有变化。另外,对于国家在大力推行的以保函替代现金形式的保证金,在一些地方阻力依然非常大。建筑企业作为“弱势群体”,在这方面完全没有话语权。代表们建议,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一方面应当深入一线,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应当在政策出台后,建立政策落实情况反馈机制,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关于“国民共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可见国家对民营经济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的认识在进一步加深。但在现实中,“国进民退”现象值得深思。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PPP模式盛行,各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蓬勃开展,抓住当前PPP发展机遇期,是民营建企努力的方向。但由于投标准入、资本运作和政策限制等的制约,国有企业成为了PPP项目建设的主力军,民营建企鲜有入围者。与会的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表认为,在国家投资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倾斜的大背景下,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国企能够轻易获得银行低利率融资,其成本甚至只是民企融资成本的一半。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则认为,在过去的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中,国企和民企的实力差距正逐步拉大,多数“高精尖”项目招标现场已很难看到民企的身影。因为,国企在之前的项目建设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力进一步增强,在新项目投标竞争中优势明显。长此以往,建筑业发展生态或将呈现出畸形状态,对行业整体发展不利。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良性竞争、共同发展,是我国建筑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强大支撑,国家应当大力推进“国民共进”相关政策的落地,民企也应当采取措施,与有经验的国有企业合作,在合作中提升自身能力。
  关于地方保护主义。中联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反映,当前,地区封锁、地方保护出现了抬头的趋势,部分地区变相提高外地施工企业的准入门槛,对外来企业进入设置障碍。据悉,在外省注册分公司过程中,此类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例如,该企业在河北某地注册年审,当地要求注册一级建造师必须获得全国优质工程奖或全国优秀建造师(项目经理)奖,方可注册或通过年审。而实际上,能够获得该荣誉的建造师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凤毛麟角。而在“营改增”税制下,要求企业在项目所在地设立子公司,以便对税收进行截留,已成为普遍现象。再比如,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后,行业协会会长由当地龙头企业负责人担任,在这种情况下,协会在做决策时倾向性明显。一些外来企业在某些地区的创优投入力度很大,但最后胜出的往往都是当地企业。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目标,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于建筑业也明确提出了“建立统一开放市场”的要求。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利益,人为设置市场准入障碍,既不利于统一开放市场的建立,更会使当地建筑业发展失去活力。与会代表建议,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出台具体管理办法,打破区域市场准入壁垒,取消各地区、各行业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对建筑业企业设置的不合理准入条件,严禁擅自设立或变相设立审批、备案事项,为建筑业企业提供公平市场环境。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江苏通州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代表认为,装配式建筑是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但目前,很多企业盲目建设产业基地,步入了发展误区,不仅带来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为企业转型带来了新的风险。地方政府应当按照市场需求,引导相关企业组成联合体,成立股份制企业,在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的同时,确保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和工作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动能日益衰减的同时,新的动能尚未形成,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纪迅说,正是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江苏省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从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围绕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工程品质和打造“江苏建造”品牌等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在回应企业关切的问题的同时,也对江苏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目标。据悉,为了解这20条举措贯彻落实情况,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正开展系列调研活动,总结企业改革经验、了解企业诉求,以便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反映有关意见建议,促进江苏建筑业高质量、更稳健地改革发展。(中国建设报)

返回上一页   |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进城农民工如何成为“本地人”
下一篇:协会召开换届领导组暨2024年第三次会长会
申请入会
活动报名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