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黄山市建筑行业调解室成立以来,首次承接屯溪区法院移交过来的两起矛盾纠纷案件调解,在审判员的指导下,两起案件成功调解。
案例1:某劳务公司与某建设公司因劳务分包合同尾款支付问题产生分歧,发生劳务分包结算纠纷。工作室迅速启动“法官+造价师”双调解机制:调解员依据双方签订的《劳务分包施工合同》和建设工程劳务分包计价规范,结合同期同类工程市场行情对争议工程量进行专业核算;法院同步指导司法确认流程。最终促成“延期支付+一次性付款”的调解方案,既保障了劳务公司的合法权益,又有效缓解了建设公司的资金周转压力。
案例2:针对黄山某建筑公司与黄山某工程公司
土石方超挖争议诉讼,工作室从专家库中选派具有注册造价师资质的调解员,充分发挥造价工程师的专业优势,分析确定双方争议焦点,参照《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精准核定争议金额,及时拟定调解方案。通过“技术论证+商业互谅”的创新调解方式,推动双方达成“一次性付清+撤诉”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本案从委托到双方调解仅用了十余天时间,不仅节省了案件诉讼的经济成本,更节约了案件的时间成本。
调解结束后,当事人纷纷表示,“非常感谢,能这么快调解成功,调解员分析的案件情况很专业,我们是比较信服的。关键是为我们节省了时间。”
“感谢法院和协会主动为我们建筑公司纾困解难,既帮我们解决了问题,又帮我们减少了费用。”
长期以来,建设工程类案件呈现出专业性强、法律关系复杂、证据材料繁多、审理周期较长的特征,无形增加企业诉累,对企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为有效拓宽建筑行业纠纷化解途径,切实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黄山市建筑业协会借鉴先进经验,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建立“人民法院+住建部门+行业协会”多方联动化解纠纷新模式,于2025年5月29日成立“法院+住建+协会”的黄山市首家建筑行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建立由法院聘任的15名行业专家调解员队伍,采用“专业调解+业务指导”方式,推动源头预防、就地实质化解纠纷,全力营造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更优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下一步,黄山市建筑业协会将充分发挥工作室调解周期短、成本底、效率高、处理方式灵活等优势,为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与风险防范指导,帮助企业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增强防范风险能力,助力全市建筑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